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浙江省工商局、省消保委13日联合召开的全省鱼翅市场整治情况通报会称,市面销售的大部分鱼翅是合成、模压的,不含鲨鱼DNA,而含有大量明胶,由外地输入。据悉,送检的82个鱼翅中有79个为“人造假鱼翅”。
 
  如果愤世嫉俗点想,这下给“有钱人”难堪了。如果侧重市场有需求,同时希望保护鲨鱼,替代品其实不失为一种选择,去年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就有许多人希望能够学习或引进国外的药物合成模式。如果纯粹从消费者维权角度出发,自然是要谴责部分鱼翅供应商和餐馆、有关部门,这跟老太太在菜场买到假鸡蛋的道理是一样的。
 
  但凡买卖,最好是真不二价、童叟无欺。但鱼翅这样明显涉嫌残害鲨鱼、破坏海洋生态的非典型食品,是否例外?
 
  我觉得流通假鱼翅并不完全是件坏事。第一,说实话,既然诸多公益倡议效果欠佳,对鱼翅供应链缺乏有效控制,多一点假货,也就少一些鲨鱼死亡,从这种程度上说,有没有这样一些人,无论供应商或餐馆,既然合成物也能卖,又便宜,还无意中保护生态,为什么不呢。
 
  第二,有钱的消费者要当心了,对这种稀罕却营养价值不高的东西,一味追捧。国人去外国大买奢侈品,已被讽为“移动的钱包”,那样至少还能买到真正的奢侈品,而非这样假冒的作孽品。
 
  第三,是困惑。浙江真有这么多假鱼翅吗,以前是否瞒报,全国其他地区情况如何?
 
  第四,专项打假行动最终净化鱼翅市场,有效提升真鱼翅的销售,还是让鱼翅销售发生转移,因为2012年9月宣布“拒绝鱼翅”的杭州黄龙饭店,此前每年鱼翅销售额达六百万元,如今又有楼外楼等加入此行列,这些顾客需求将要去哪里?
 
  尽量不用道德的眼光看待经济问题,不过我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和亲”了。代表公主和番的多是宫女或其他大臣之女,临时收做螟蛉,匆忙出嫁。用中国的古老智慧和游戏规则来看假鱼翅横行,我期待一丝欣慰,尽管造假市场是无意识的,是集体的,但它确实产生了一定降低损失的效果——相比一些人无谓的“口福”。
 
  工商部门秉公执法,当然无可厚非。我只是感慨,在中央政治局“八大规定”改作风出台前,高档酒楼内鱼翅消费,有多少是企业宴请有关部门的。换句话说,有钱或有权势的“吃鱼翅的人”怎么禁止别人吃鱼翅,查封假鱼翅是不是因为吃鱼翅的人吃不到真鱼翅而向工商部门检举的。
 
  卖假东西不好,但我想,在可见的几年内,消费市场上鱼翅无假货的形势,一定要比现在尴尬得多。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仅仅还是公益号召。
 
  最后提一个循环。中国部分不法厂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或商品假冒、山寨、仿冒等,等到有钱了,自然能吃得起“假鱼翅”,还有一些可能的虚情假意等。这真是莫大的悲哀,同时又是最好的自作孽的商业与消费生态圈。警钟长鸣。(联商网特约评论。新浪微博@零售评论员林尚玉 。个人博客长亭外
 

 

话题:



0

推荐

林国童

林国童

4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营销总,原香港「新世界百货」市场总、「联商网」COO 风度 锐度 温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