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工作上,无论企业家、经理人、普通员工,都可能经历三重境界或毕生身居其一:第一重境界:“复读”;第二重境界:“复习”;第三重境界:“复盘”。

 

岁末,以个人年终总结为例。跟去年一模一样或套用网络模板,是复读;罗列个人主要工作和感想,就是复习;不拘形式、篇幅,把工作放在自己、部门、公司、合作伙伴、行业、社会、时代等立体维度下,回溯自己一年来的努力、成绩和做法,才是复盘。

 

“复读”一说,源自复读机,是安全的重复,复制熟悉的经验、方法、错误,少数企业家有这毛病,小半经理人不能免俗,普通员工可能经常如此。“复习”是中性词,也是中间境界,比如要巩固刚做过的事,温和地重来一遍,所得有限。

 

唐诗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令人感动,但我读出了“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的现实残酷。

 

十年如一日,从科员做到科长,在专业技术方面又无长进。多少人,四五十岁重复三十岁的牢骚,而少年时懵懂无知,七八岁开始被父母望子成龙。子女是父辈的重复,祖母对孙辈“视同己出”……

 

这些都是“成长复读”的悲哀。

 

“复盘”源自象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招法优劣与得失关键,复盘的思维模式,带有谋略、反省、知己知彼,深刻而出人意料。

 

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把“复盘”列为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常在公开场合强调其重要性和普适性。

 

我从未认真思考过“复盘”对我的意义,总觉得那是柳传志们才有的雄才大略,企业高管才有必要那样做事。直到近日在驾校学车时顿悟:普通人更要学“复盘”——本来就没有多少可以失去,或承担多大责任,用以挥霍的东西极少;完全可以学“复盘”,它首先是思维,不断重构、创新、有的放矢的思维模式,其次才是能力。

 

当时是风和日丽的周日,我所在的教练车有学员五人,每人上车10分钟、等40分钟。下午,我倚着破沙发,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回想半分钟前的倒库场景:哪里速度不行,哪里打方向盘流畅……用五分钟快速过了一遍。

 

觉得时间充裕,我就回想当天上午练过一次的“外围”。而不像那些“米粉”学员们,像没头苍蝇一样扎堆,围在车身喊“倒”,问别人为什么不去催上一个人,感慨不知何时考试,然后忙着去做一模一样的动作……

 

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外围”,更加欣赏自己重练倒库的决定。这个看似简单的基本功实际上涉及了场地考的所有项目,包括对速度、方向、安全的把握;教练曾告诫,但他们不信,急着跟外围。

 

随后,不由自主地起身去外围场地,路过十几辆慢慢挪动的教练车,回想此前实际走和回想中外围路段的每一个落脚点、转弯,想下次怎么做更好,到上坡“定点停车”处大喜:这就是柳传志说的“复盘”嘛!

 

原来,每个普通人,做每件普通事,都可以用“复盘”来提高效能,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巨大的舞台和强大的纪录片库! 

 

无独有偶,同一天。我的经理人朋友刘小林在长沙从事美容行业,他跟我谈起类似贸易术语的“复盘”,就是客人有问询,企业要反馈,倾听顾客对公司服务、产品质量的评价和未来需求。在杭州媒体工作的朋友张杨,从生活入手,“每天写日记,反省自身,就像给自己算命,是对日子的复盘”。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你怎么定位自己,怎么做事,相信什么——背后分别对应的是你的信仰和目标、思维和行动模式、梦想和追求,这是评判人工作的三大横坐标,而从业三重境界的复读、复习、复盘可算纵坐标了。

 

不想学“复盘”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联商网特约评论)

 

 

林尚玉和他的朋友们

洞察中国零售和发现生活

 

喜欢就点击右上角 分享到朋友圈 

或 发送给朋友

 

 

关注「长亭外」微信公众号:

1.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2.添加-查找公众号:长亭外 

 
话题:



0

推荐

林国童

林国童

4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营销总,原香港「新世界百货」市场总、「联商网」COO 风度 锐度 温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