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关于苹果公司,有两件事正相映成趣:2月9日,25万美国人联名为苹果代工厂工人请愿,呼吁苹果公司改善中国工厂等海外代工厂的工作环境;近日,北京西城工商局将对苹果大悦城店开出天价罚单,苹果公司在与深圳唯冠科技的“iPad”商标权争夺案中一审败诉。
出人意料。感慨于美国人的“多管闲事”,25万人签名,数十人专程递交,一时轰动,这是整个民族的人权文明展现,还是背后有政府或其他反苹势力操纵,所谓别有用心?
说实话,作为一个连抗议发起方网站(change.org)都无法正常访问的中国公民,实在有些好奇。中美知识产权,在华判决的官司,虽不便过多评论,却想起昔日杭州娃哈哈与法国达能案。
认真来看看纽约中央车站旁苹果专卖店门前万人请愿书。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如何能有这样的规模,为什么是苹果,怎么是企业,是人力反倾销吗,我们会怎么做?
稍早前的1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出长篇报道,称苹果公司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在保护工人方面做得不好,而苹果公司更关心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对工人福利关注不够。1月30日,苹果CEO蒂姆•库克给全体员工发出电邮称,苹果关心在全球的供应链中的每一位工人,“任何讲我们漠不关心的说法,都是明显错误的。我们将继续深挖,毫无疑问将发现更多问题。我们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对供应链中的问题坐视不理或假装视而不见。这是我的承诺。各位可以通过apple.com/supplierresponsibility跟踪进展。”
比较一下。中国网民容易来劲的事情包括这三种:1.“休假式治疗”、艳照、炫富等时政娱乐八卦;2.数百人去半路截道“英雄救狗”,痛骂小悦悦身旁路人及社会道德;3.跟苹果相关的犄角旮旯,街头巷尾以iPhone为趣,时尚杂志买个iPad拆了晒零件,变态者卖身捐精换iPhone。
在联通买套机,从香港走货,美日版越狱,从未有人觉得不妥。若闻富士康员工跳楼,就有这样向朋友介绍的,“诺,就是做这款手机的,几十万人,MD,从东莞出口美国,别的地方卖一阵了再回中国。”
中国人若有机会请愿,大多是个体的,如各种“上访”,针对上层建筑,拦街告状。从未有暇或能够针对企业商业公平及民众利益,否则像中移动这样三年内十高管贪腐数十亿元,又涉嫌强塞各种收费服务给用户的企业,早被无数人吵翻了半截。
美国中低端产业向中、印转移,就像中国东部沿海部分低端产业向西部乃至越南等国转移,由中国最大代工厂富士康承接苹果全球代加工主要业务,这是符合国际惯例和商业逻辑的。富士康转型升级,也在积极推进中,但员工百万之众,大幅改善尚有待时日。
惊讶于美国人的“正义感”和海量召集的公众互动能力,官方氛围也很轻松。只是就现状而言,美国人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不过是打了苹果及富士康的“出头鸟”。据相关资料,美国人圣诞节期间的绝大部分礼品和饰品,都来自中国,如水晶球、珠帘、玻璃挂件、木制品、智力玩具、动漫产品等工艺品。其中有五六亿元采购自瑞安工艺品之乡林溪乡,许多农村厂的产品,工人老至85岁,小至5岁,每天工作13-17个小时,没有任何社会福利,你们的圣诞节要食不甘味吗?
是目前的中国工人需要这些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愿意。
幸亏,这嚷嚷的,无论如何,总是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少不得因全球化舆论影响而对中国工人带去利好。同时也为富士康说句话,在现有条件和社会形势下,它和苹果在品牌电脑商家中的角色一样,已经比绝大部分中小制造商更好,还会持续更长时间,直到它迎来足够的蜕变、升级条件,或遭遇萎缩等变故。
羡慕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赞赏苹果公司的应对态度和持续行动。而中国,连蒙牛这种该死的企业,依然广告风行、渠道兴旺,从不见哪怕有百人以上联名抗议或一个中大型超市公司拒绝销售,只是各自胡乱嘀咕几声,未免惭愧。
苹果已经是一个神话,神话里有妖风、仙道、法宝、童子、歌舞,高山流水、穷山恶水。美国人这一闹,如“蝴蝶效应”,再次提醒聪明的中国企业家及社会:中国公民社会有待形成,新商业文明必然来临;企业需转型升级。
原载联商网 新浪微互动@零售评论员林尚玉
更多专栏文章在「长亭外」:www.yuexiaodao.com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