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摘要:14日媒体消息,“多地慈善超市陷生存困境”。买东西,所有人就是要物美价廉;做慈善,是一部分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群体。顾客只想方便实惠买到东西而已;慈善义举的需求与到达,人们有更可信赖、方便的渠道。
联商网特约评论:14日,《京华时报》消息,“多地慈善超市陷生存困境”。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媒体报道各地“慈善超市”倒闭或经营困难了。只是好奇并惋惜:这样的怪胎模式是怎样在各地粉墨登场的?劳命伤财,更唐突商业精神!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济南曾关闭22家,南昌一家开业11天就停业;海口去年刚诞生的几家,由于社会捐赠不足,大部分时间都关门歇业;漯河31家维持两年后关门。杭州市民政局2009年数据,自2005年以来,已发展68家慈善超市,每超市几十至几百平米经营面积不等;此后音讯全无。
目前已难查证中国当局或某地有关部门怎样启动慈善超市了,资料显示,2003年开始在上海、南京等地率先开出慈善超市,基本上是各地民政或慈善总会牵头开办,管理混乱、造血功能差、成本过高等弊端长期存在。
且看:这里的商品,有3个价签:爱心价(多付钱)、便民价、救助价(少付钱,凭低保证)。还设有捐赠物品变现区,价格比市场价低很多……
多像商务部、国资委、民政部、红十字会等合署办公的乌托邦缩影?四不像,天然悖论,强作民生慈善,绑架零售市场精神,睁眼开瞎店。
别扭到无以复加。每个商品有三种标签,一个小门店奢望同时兼顾市场、捐赠、慈善及相互流动!如果只是民政局发放慈善物资,干脆就叫民政补助站,进一些生活必需品,让低保户按期来领——偏偏却希望普通消费者高价埋单;又要在里面装上社会化爱心驱动,用大家捐赠的东西或多收的商品销售款,作为发展基金——连民政、红十字会都没法解决信任问题,何况是散落千家万户的小门店?
忽然想起一个比方,寺庙集会时的功德箱和案旁香烛。信徒因为虔诚,希望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或平安喜乐,才愿意往里面放钱——尽管也许是庙祝拿走,但总觉得已经献给菩萨了,有个宗教的信仰在支撑。而那些一米、半米的香烛,卖两三百元钱,纯属愿打愿挨。庙宇琉璃灯下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求慰藉。中国慈善超市如今的定位,若拥有宗教如佛教般的光环和信徒(消费者)投资意愿,它就可行。
可惜不能。买东西,所有人就是要物美价廉;做慈善,是一部分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群体。顾客只想方便实惠买到东西而已;低保户们,根本没有财力去采购生活必需品外的东西;慈善义举的需求与到达,人们有更可信赖、方便的渠道,绝大部分人并不愿意曲线慈善。
仔细看,它倒是个舶来品!1902年产生于美国,借助超市运作方式,建立新型慈善运作实体即“好意慈善事业组织”(Good Will),它是非营利机构开办的免税“公司”,总部设在洛杉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并在世界37个国家中有会员,是全球最长寿的跨国连锁超市。
在业务开展方面,由各地分店负责将社区居民捐赠的二手物品(美国要征收高额垃圾费)回收整理之后上架贩卖,销售所得用来协助弱势族群就业。其2006年年报显示,旗下2145家门店共接收6200万人次捐赠,变现物资价值18亿美元,为93万人提供了职业培训服务,为36万人找到了工作。
佩服!但中国特色的慈善超市,除了有个抬头,还有什么是地道的?没有,糟蹋了。截然不同的模式,中国慈善超市贪多求大,眉毛胡子一把抓,却有诸多先天不足后天惨淡。简单分析,美国的慈善超市,先是解决用户需求,大量百姓为家中二手物品处理的垃圾费而烦恼,又以企业化运作的形式再加工二手商品,然后以批销市场的价格统一出售,用这些钱去做慈善……
越说越气。来讲个笑话吧。有一年,某大学校长对文学院教师们说,新校区的文学系相关教学楼,就由你们命名吧。老师们很开心,七嘴八舌取了很多名字,最后学生们看到楼前铜牌上刻“A幢、B幢、C幢”……为什么?因为文学院讲师、教授们都觉得自己的方案更好,互相看不上,校长就拍板了,英文字吧!文学院主讲公共关系的F教授,整天说要出去找项目赞助以振兴学院,帮人家企业策划了什么,一提到钱,他就脑袋乱晃,说你怎么能谈钱呢,人家半推半就配合着就不给了,他一次次跑出去……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校方高层统筹,文学院出产品质内容,让经济学院的帮忙卖,这就齐活了。
中国特色的慈善超市,是败家子,是未老先衰的产物,纠缠不清裹足不前,应该全面关停,少浪费纳税人的辛苦钱!倒是可以琢磨琢磨,若有优秀零售商,独立割一块事业部,协助政府或独立发展,尝试解决某种个性化社会需求,又确实以商业化运作获得长足发展,然后有力量、持久透明地帮助弱势群体,真正的慈善超市才会在中国诞生。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