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联商网特约评论:8日下午,绿城房产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九龙仓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九龙仓以每股5.2港元价格认购两批绿城中国配发的4.9亿新股,以及25.5亿港元可换股证券,总额为50.98亿港元。认购分两次完成后,如果可换股证券全部转为绿城股份,九龙仓将持有绿城大约35.13%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令人唏嘘不已。
面对在场的上百家媒体记者,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微笑“认错”(个人决策导致的绿城高负债时代),但同时表示,根据协议,九龙仓3年内不可以把该批可换股证券换股,因为绿城准备3年内赎回,所以九龙仓不可能成为第一大股东。据悉,双方合作前,宋卫平持股33%,副董事长寿柏年持股23.4%;第一批股份完成后,宋将稀释为27.5%,寿则占19.5%,九龙仓18.4%……
绿城“被破产”和宋卫平“被调查”的消息在近年屡传不止。这次合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颗定心丸,譬如股民反应,绿城中国11日复牌后股价大涨33.46%(至7.14港元)。
同行里的中国SOHO董事长潘石屹当晚在微博公开祝贺,希望绿城和九龙仓合作成功。
不禁想到万科。三年前,性情中人宋卫平曾炮轰万科,“2008年以前,万科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榜样,但现在不是了。我们去看过杭州万科的房子,我们要是造出万科那么粗糙的房子,我们的项目经理要跳楼自杀N次!”
2006年,宋的杭大历史系82届同班同学周庆治退出房产业,把他的南都房产股权全部转给了万科,宋、周两人曾并称浙江地产业双子星座;而董事长王石(实际上持股比例极低,基本上相当于顶级的事业经理人,仅领年薪近千万元)几乎神话的万科,12年前就引入了单一最大股东(10.8%)央企华润集团。
据绿城某高管透露:中投公司曾多次与绿城密切接触并希望进行股权合作,最终被拒;绿城选择了同为民企的香港怡和系九龙仓,董事长宋卫平、副董事长寿柏年等人不愿与国企合作。所以,从本质上说,绿城与万科不同,但行业命运却有共通处:为资金链而妥协,或寻求合作。
也是8日下午的杭州,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吉姆·罗杰斯在浙商传媒主办的2012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上表示,“在过去的三四年当中,中国出现了房地产泡沫,中国政府现在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它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调控降温仍在持续”。
绿城的房价一直偏贵,这两年也坚持不降价,有高度品牌美誉,几成房产品质代名词,在杭州部分市民心目中更有建筑、人居启蒙的味道。不仅如此,它的配套服务延伸产业也做得很出色,比如物业,作为旗下物业公司的绿城物业,已进入杭州许多中高端写字楼和大型机关单位,提供物业管理输出。
大器晚成的宋卫平,有理想主义情怀,文史功底深厚,与同学寿柏年及其他元老共同创立绿城,终成霸业,却遇国家宏观调控,又兼一定程度上的公司急剧扩张带来资金链压力和内部管理问题,以及上月辞职后发公开信《公若安好,便是春天》给宋卫平的公司某总监级员工,提到的公司运营缺陷。
这次合作,无论最终绿城发展如何,宋等民企创始人的英雄主义注定蒙上悲情色彩,个人话语权必将受限,九龙仓将拥有两个董事会席位……但绿城能有今天,岂非正因有宋卫平的魄力与独断、企业家精神?规矩严谨的企业,有几个能做到绿城的程度?而九龙仓又绝不是财务投资者那么简单,它是五年后有控股计划的现二当家,虽然其房产销售目前仅为绿城五分之一……
一个真实的完美主义的故事。宋某次考察绿城新楼盘,发现一些楼的外墙面有瑕疵,就是几块花岗岩的颜色与附近花色略有差别,原来是那批采购石料中的3%材料的色差,宋当场发火,毫不通融,交代全部敲掉重做。多花了两三百万元。这种事,以后还会发生吗?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