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近日消息,29家华润杭州地铁便利店10月开始营业,此前最后阶段竞标方为杭州当地零售连锁祐康食品集团,华润的投标报价为3060万元,租金折合约33元/天/平方米。与此同时,地铁1号线广告资源5年经营权被百灵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摘得,投标报价5.0672亿元——在今年的各种创业大赛上,不少互联网创业者都打地铁的主意,比如在车门上放很酷很绚的视频广告等,评委问,你怎么拿到垄断经营权,他们说我们的东西这么酷,用了自然好,钱也有了,解释到后来连自己也不相信了。
华润万家、百灵时代可能没错(尤其华润超市,甚至整个零售业的国企,相对“两桶油”和“一支烟”等,都是已经尽量市场化些了)。问题是,在国企或公共资源招标的时候,有多少民企能够公平公正充分地参与了类似商业竞标?大约不得而知,无可奉告,这才是今日中国众多公共商业的症结所在!
不得不说,中国是“大系统小市民,大商业小民企”。是祐康食品的本地化优势和便利店经营能力、竞标价等综合指标明显低于华润吗?我看未必。只怕是因为,祐康董事长戴天荣是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典型的民企浙商;而华润则是大型央企,董事长宋林是部级干部,华润万佳系出名门大户,地铁方更“愿意”和同为大型国企的它合作。
因为民企“新36条”的高层要求,各大部委近日纷纷出台细则,鼓励民资进入各种领域,教育、运输、能源、商贸等。但在近日,山东魏桥自发电厂被喊停,泰山石化濒临破产……这岂非多少有点此地无银三白两,隔壁李四不曾偷的意味?国企优势在许多领域仍然享有特权。
零售业发展“国进民退”发展得更加悄无声息。华润万家也确实市场化发展的,但在准入门槛和项目匹配、资金实力等方面,它恐怕仍然占了大便宜。大企业有时的“秀”,不易发觉,就像人类中的大人物——即使是在国企,“一把手”的话也是很痛快利索的,至于你敢不敢、能不能相信和仿效则是另一回事,他们总是开明、幽默的,它的背后逻辑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替所有的中小民企零售商捏一把汗,为什么不是他们?人潮密集的地铁商业,原本是香饽饽,是资源匹配的强大助推;或者长远看,是零售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杠杆和潜力所在。但事实上呢,各种“华润”优先。所有大的新兴市场潜力,都在大国企囊中物(尽管未必能做好)。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