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在企业信息化进步、同行竞争激烈、市场蓬勃发展的近些年,腐败事件增多,尤其是小职员利用公司软硬系统漏洞胡作非为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什么?
《东南早报》17日消息称,在过去的两年,福建省晋江市某大型连锁超市系统主管邱某,通过窃取密码,私自往无余额的购物卡内充值,再以折扣转卖,涉案金额达100多万元。目前,邱某已被晋江市检察院批准逮捕。《联商网》16日评论称,小人物腐败如入无人之境,“家电下乡”难,说的是辽宁省沈阳市内,某电器零售商场职员利用“家电下乡”两年内骗补27万元。
都说垄断央企自成体系,导致腐败滋生,而零售商业劳苦功高却脆弱-缺少立法保护和相关有效秩序。不少人担心中国零售业信息化程度不够,而欧美等国零售已具备××先进模式及应用等。其实未必竟然。
有一个重要现象:在企业信息化进步、同行竞争激烈、市场蓬勃发展的近些年,腐败事件增多,尤其是小职员利用公司软硬系统漏洞胡作非为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什么?
有四点推断:1.购物卡本来就是零售业的第二现金,也是政府欲禁又止的存在;2.企业缺少必要的规范管理,每月每季每年购物卡结账竟没有发觉,每张卡的售出都该有发票?3.黄牛在售卡产业链上的关键作用;4.科技再发达,也只能解放一部分劳动力,而不能过于依赖它。
拿购物卡比拿钱要安全多了,虽然它基本上就是钱。中国特色零售业的购物卡体系,在部分区域领先零售企业的销售额里甚至能占到六七成。因为购物卡充值信息系统的漏洞,技术人监守自盗,企业财务核算和防损部门的沟通不畅、督查无能,邱某竟能自给自足百万之巨,这甚至相当于它一家门店整年的利润!由此可见,中国零售业购物卡的设计,在财务核算外有了一道信息系统的护城河,容易有一条不为其中一方所知的“暗度陈仓”。在政府监管方面,它同样可能成为更为隐蔽的腐败黑金,而伪装成客户方便购物、企业囤积现金的经营模式,这也是各地政府几番出台规定约束购物卡交易的缘由所在。
动辄长达两年,这该给公司相关部门多大的难堪呀。
此事需问责,邱某上司及财务总监等人,是重要失职人,但公司的制度化管理仍是最重要的缺失。像制度和文化这样“看不见”的东西,常常是重要而不紧急,是发展成熟型连锁企业必经之路。
“黄牛党”是中性的,尽管他们多次买了邱某的东西,方便他向外变换、输送。他们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关心、不愿过问这些。他们本就是中国零售业购物卡流通的二手交易主渠道,无数以礼券形式流通权贵的购物卡,都会重新经由他们向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零星出售。
最后说说企业信息化。想起电影《黑客帝国》和《绝密飞行》里的故事隐喻,高超的科技让机器们希望统治人类。与此同时,又想起国内信息化软件竞争,大约要么就是太先进,与企业使用不匹配,要么仍然徒有虚名,落后于企业需求。依我看,更好的信息系统,需要更好的制度和使用人;仿佛美国政府民主体系的三权分立,需要独立,需要各自坚强,需要合作。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