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对我这样只去过武汉两次的人来说,能记得的东西无非是鸭脖子、过早、武大樱花、长江与东湖,连黄鹤楼也要搜索确认了。
过早是武汉人早餐习俗,樱花是自然风景,长江是中国母亲河,东湖大而无当,反倒是美食鸭脖子无论现吃或真空包装售卖都能输出武汉符号。周黑鸭就是武汉做鸭脖子的企业里优秀代表,这一次因为和其他八家企业被取消武汉地铁2号线站点冠名而闻名全国。
据央广消息,去年底周黑鸭等9家企业取得了武汉地铁2号线站点6年的冠名权,价值500万。目前,9个车站冠名将全部取消,已经挂在车站内的车站冠名标识,在正式开通前都会更改过来。此前网络热议“周黑鸭•江汉路”站,不少人埋怨地铁站冠名商业味太重,伤害了武汉本土文化和市民感情。
我有几个疑问与大家商议:地铁运营方或其他有关部门凭什么取消商业企业对地铁站点的正规冠名,如果去年的拍卖及合同签署都没有问题的话,绝不该因为舆论压力,而随意伤害商家权益(包括支付违约金)。
地铁要不要冠名也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它的公共性和运营需求的权衡点在哪里,有没有认真听过武汉当时市民暨新老武汉人的意见、建议?当时参与竞标冠名站的企业资格是怎么?因为冠名收入补贴,乘客是否能享受更好地铁服务?
如果整件事看起来像是各阶段随了不同人的“心意”,而始终找不到武汉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文化、运营综合职能的话,一切就会变得很糟糕。我不禁想起《故事会》中那对骑驴的父子,刚开始是儿子骑,路人说孩子不孝,改成父亲骑,路人说大人虐待孩子,后来变成父子同骑,路人说父子心狠,于是干脆都不骑,又有人取笑他们有驴却不骑,他们索性把驴抬了起来,路人昏倒。
城市地铁运营需要大智慧。尊重商业契约精神的商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那对父子忘了驴在出行团队中的角色,也没注意到不同路段的路人其实是不同的人,要去往哪里。武汉地铁运营方,若辗转反复,也难免要落入这样的格局,如果他们一开始为了赚钱补贴地铁运营随意开了口子,等即将履行商业合约了,又拿似是而非的民声、舆论的去覆盖合约,说不定下次又决定辟谣让周黑鸭做呢,要么换成当地烟草“黄鹤楼”,诸如此类,总有各阶段没法讨好的人,起初的立场和宗旨则风云飘摇。
而反对或建议声音到底来自哪里,其代表性、全面性是否合适及足够?是微博,是网络,是当地中老年市民,是热血青年,是大学生,是外来务工者,是企业家,是公务员、是教师,是武钢员工等武汉地铁主要乘客在想什么?
依我看,周黑鸭出钱赞助就很好,它是当地代表性美食所在产业的重要企业之一,是与武汉美食文化相得益彰的,冠名合作作为价值互补和交换,皆大欢喜。不管是周黑鸭还是周白鸭,只要是合法经营且完整付款的企业就是好赞助商,何况它还是武汉本土代表性食品制造厂商——如果是北京联想,上海大众、深圳腾讯愿意赞助岂非令人更伤脑筋。
又或者假设一起赞助的有上海大众和韩国三星,部分武汉人就要高喊留下周黑鸭,用武汉飘飘替换大众和三星,因为爱国爱乡。打个比方,有人问我能进来吗,答不能,我能砸了门进来吗,答曰不行,我开了门你进来。那到底是该不该让人进来呢?还是因为程度不同导致判断差异。
只是,为什么香港、上海的地铁都没有采取企业冠名形式?香港是地铁商铺等运营成功,而票务收入也非常可观,上海的地铁商业初具规模且有一定财政补贴。而长沙等市地铁也有冠名的。武汉地铁运营方应该考虑这个问题:怎样充分经营地铁和服务乘客,保障各种权益,包括乘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舒畅,以及各大合作商的安全与履约完整。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