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当前零售业最热讨论,纵向的,一是O2O和全渠道,二是行业并购和资本运作,三是百货企业购物中心化。横向的,有四个坐标展望未来五到十年的中国零售业:电商市场份额、从业人员素质、组织创新、表达。
坦白说,中国互联网零售暨电商市场份额一定越来越大,五年后可能达到整体份额的30%+。一方面是传统零售尤其是传统渠道式微,另一方面是电商平台高速发展,但归根结底是消费者变了,世界变了。未来的零售,既不是现在的线下零售模样,也不是现在的线上零售趋势。
某百货店咖啡馆内,一名时尚男顾客位置旁有一箱刚快递来的某电商超市物品和所在百货的购物袋,边用iPad边等人。没有一个企业或平台乃至任一单独线上、线下模式能够满足这位消费者的全部需求,但这样的消费者岂非随处可见。
某大型电商集团推移动IM的方式,用了一点线下电话营销的思路,用了一点web1.0拉人经验:每位员工被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拉到该IM100名以上外部好友,否则拿不到年底红包。
传统商业不断发布020战略,进军电子商务,简单利索地从电商公司挖人。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刚上市时志向做“世界裁缝”,最近宣布做“互联网裁缝”了。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核武器,也是阳光、空气和水,既神奇又随处可见,不是电商的特权,不是零售、品牌大企业的“出埃及记”,而是每个企业、个人都要面对的新变化、新机遇。
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商业根基更深,电商平台反应更快,大家要互相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线下的商务更难搞定,线上公司搞不定线下的事,线上的平台效应和技术驱动也非线下企业可比。电商平台,相比之下,“明”的更明,如营销活动、公关媒介、理论研究等;“暗”的更暗,对物美价廉的长期承诺与保证,对供应链、物流管控乏力。
接下来看未来零售人员从业素质,有人说会越来越好,因为顾客需求高了,有人担心会越来越低,因为零售去魅。依我看,三年后的中国企业间并购可能会比现在活跃二三十倍。稍具规模的传统零售企业只有三条路可走:持续做强、卖掉、死掉,反倒是三四线城市的小型连锁规模的零售企业更保险。
电商平台干脆些,只有两条路:死掉、活着。电商比传统零售光鲜,也更残酷,卖掉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掏空,还是白粉卖出白菜价。
十年前,百货商场是每个城市里令人兴奋和向往的场所,年轻女孩来做营业员的比比皆是,如今只在中高端商场化妆品区域还能看到这些人。三五年后,百货从业人员素质会更分化,零售巨头企业高管思想和能力如入化境,基层员工一脸茫然,巨大的中层干部群体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包袱。这个行业讲坚持、奉献、协作,90后、00后的小伙子、姑娘们恕难奉陪。
百货购物中心化也许是个老问题,但百货连锁企业购物中心化或购物中心企业发展百货却是个新命题。早些年,一说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超市大卖场化,大卖场百货化,百货购物中心化;这几年,一说企业变革决心,电商百试不爽。实际上,真正的命题,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做真正的购物中心才是组织创新,拥抱体验经济和精细服务时代。
购物中心连锁是未来中国商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兼具零售、地产价值,拥有更多社交空间、娱乐与餐饮消费机会。它的核心竞争力或防火线,不在与百货公司、电商竞争,而在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战略初衷决定发展格局,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表达,是恰如其分的消费者沟通与服务。
三纵四横,解码中国未来零售。
原载联商网
关注林尚玉商业评论和生活感触
「长亭外」微信公众账号:
1.搜号码:changtingwairen
2.查找公众号:长亭外
3.扫一扫: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